信息共享为智慧城市创造价值 避免成为花架子
“智慧城市”这个概念,可以做得很实在,进入城市的“骨架”;也很容易变“虚”,成为花架子。“关键在于怎么寻找社会需求的落地点。”嘉定科委副主任浦剑锋说。运用物联网和车联网技术,嘉定率先在城市交通管理上“切入”智慧城市的理念,推进得比较扎实,智能动态车站信息牌等信息化载体与市民的出行需求能直接“对接”。科技产业专家焦统骞等人表示,信息化一旦偏离需求“这根线”,就容易成为“散落一地的珠子”,单独拿起来看看很“精致”,但合起来却是一种“浪费”。嘉定已建立信息化公共平台的统一评审机制,把“珠子”串起来,信息在互联共享中才能创造最大价值。
信息消费:“功夫在别处”
促进信息消费,如果只“功利”地追求终端的“消费量”,最终只会落空。“好的结果,往往是如影随形、自然而然地来,功夫在别处。”相关人士形象地说。让人吃惊的是,在上海,电子商务交易的“大头”并不在中心城区,而是在近郊嘉定区。这里已成为京东、凡客等电商标杆性企业的总部、研发基地和物流基地,去年嘉定实现的B2C平台交易额超过300亿元,占上海消费类电子商务交易额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“电商云集,其实背后需要实实在在的配套。”费小妹列举了几个方面:需要网络科技产业的支撑;需要有梯度衔接的物流配送体系;需要工商、税务、金融等公共服务上的创新;需要“点对点”的专门人员培训机制来对接。
不同于传统产业,信息产业的企业“成长规律”有自身的特征,需要有针对性的孵化机制来保持产业的活力。中科院设在嘉定的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人士说,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兴领域,优胜劣汰的速度很快,产业活力是“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”。在孵化平台上,可以为“小苗类”“成长类”企业做三件事:确定产业方位和坐标;形成产业联盟;提供融资服务。
信息大平台与区域一体化互动
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特征。促进信息消费,在区域大平台上会有何作为?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负责人徐长乐等专家认为,信息产业的本质是互联共享,而区域一体化的本质也是融合共赢。
拿长三角地区而言,这里全球性的企业多,人才多,科技、市场、文化、教育等方面的信息集聚,在信息的供与需上都具备很大的优势。在国家促进信息消费、实施宽带“提速”战略的背景下,完全可以在区域一体化整合的基础上,建立更大的信息共享平台,让信息的流动更流畅,降低信息获取、交换、传输等环节上的成本。
专家同时提醒,在信息产业“提速”的过程中,除了改善硬件条件之外,信息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强化和优化绝对不可“缺位”,应建立统一有效的规则和规制,确保信息安全和信息权益的落实。
“智慧城市”避免变成“虚”的花架子,还要着力“四个注重”,避免“标签化”的出现。
一是注重内涵目的,淡化头衔标签。要深刻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要求和发展目的,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,提高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,使城市运转更高效、更低碳,绝不能停留在头衔标签表面,而忽视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真正目的。 二是注重循序渐进,避免贪大求全。一些地方不顾当前城市存在的交通拥堵、环境污染、人口集聚、资源不均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,盲目“摊大饼”,在城管、交通、医疗等各个领域开展智慧城市的各项技术应用,结果导致城市最基本的承载能力和管理能力都面临极大挑战。 三是注重因地制宜,避免千城一面。要注重自身特色挖掘,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定位和实施路径,充分结合地方资源、区位、人文等实际,因地制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。 四是注重全民参与,避免初衷背离。要把市民群众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,积极引导、鼓励民众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,充分凝聚民智、借民力,让民众共建、共享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智能化服务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