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实战】关于附加值的思考
关于附加值,我知道的有以下几种说法。 一种是印度裔哈佛教授普拉哈拉德的说法,它认为企业有三种能力,其中之一是价值观能力。价值观能力是引领消费者价值观,引领潮流的能力,也就是说,消费者的喜好是你定义的。比如,同样是品牌,目前的诺基亚无疑丧失了价值观能力,而苹果目前却具备这种能力。 谁有能力定义价值观?老实说,这与企业的区位有关。在世界上,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是定义者;在中国,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是定义者。如果不是世界的中心国家或中心城市(区域),通常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 奢侈品品牌经常说,它们不是适应消费者,而是俯视消费者。这是因为它们有引导价值观的能力。它们的理念不是“消费者永远是对的”,而是“只要是我们做的,消费者就认为是对的”。 当然,一旦具备了价值观能力,就能够产生极大的附加值——品牌溢价能力。目前,iPad、iPhone就具备了这种能力。所以,苹果也以并不大的市场份额获得了极大的利润份额。 除了奢侈品外,很少有企业能够长期占有价值观的支配能力,正如同手机行业,其价值观的定义者从摩托罗拉,到诺基亚,再到苹果。 这是很可怕的规律。“明星”的沉浮就符合这样的规律。 如果一个原来价值观的定义者突然不具备了这种能力,那么,附加值的突然贬值就会把企业推入深渊。世界上顶级企业的潮起潮落,已经让我们领略了价值观变迁的威力。 换个说法,价值观所带来的附加值实际上是价值泡沫,一旦泡沫破灭,才知道它的实际价值。按照巴菲特的说法,退潮后才知道谁没穿泳衣。 第二种附加值是一个老板考察欧洲后给我的概念,他发现欧洲有大量因为亏损而“待售”的名牌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,一个老板以很低的代价收购了一家他曾经非常“景仰”的品牌。同样的产品,贴上他自己商标和收购的商标,价格差一倍。 非常奇怪,附加值这么高,“溢价”能力这么强,怎么会亏损到“出售”的份呢? 我曾经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? 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:把高价当溢价。 媒体经常报道,某人在国外留学,拒绝高薪回国。有人告诉我真相,在国内看起来是“高薪”,在国外其实就是普通的年薪。我恍然大悟。在美国餐馆洗盘子可能比在国内当教授的收入高,不洗盘子了是不是也拒绝了“高薪”啊? 在中国“代工”的产品,在美国卖出了很高的价格。于是,有人认为高出的这部分就是附加值,你知道美国的零售成本吗?如果不知道,怎么知道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附加值呢? 在理解附加值时,我们可能忽略了两个问题:一是为了维持附加值而增加的投入。要知道,做品牌很贵,不是普通企业做得起的。更要知道,如果是通过广告做品牌,还要忘记,你不知道哪一半广告费被浪费了。缺乏了持续的广告投入,附加值是会递减的;二是成本结构。美国的成本结构与中国差异很大,不要以中国的成本结构想象美国。按照美国的成本结构,零售业的加价率比中国高得多(沃尔玛例外)。 在国外在高价,不一定是附加值,而是实际成本高推的结果。当然,按国外的成本结构,再按汇率计算成中国价格,再中国是有附加值的,中国人也认这个附加值。但在国外就不一定有附加值。 这就解释了一种现象:所谓的高附加值品牌,经常陷入亏损状态。其实,高价不一定是溢价。 同样还可能解释一种现象:中国产品的价格几乎是世界最低,但资本利润率却可以是世界最高的。 第三种附加值是格兰仕的常备副总俞尧昌告诉我的。他说:格兰仕的策略就是打掉跨国公司的附加值,给消费者真正的附加值。 营销的本质是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,创造更大的信息不对称。附加值,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创造的信息不对称。 格兰仕的策略是,告诉消费者“你当冤大头啦”。同样的产品,花了更多的钱,不是冤大头是什么?然后告诉消费者,物美价廉才是附加值。 当家电已经不再是象征性产品时,这一招确实非常有效。 目前,格兰仕在世界上的对手,国内是美的,国外是LG。LG曾经也想采取这种策略对付格兰仕。有一次,俞尧昌随总理出访韩国,曝光了LG的这种策略,LG的股价立即下滑,LG(中国区)总经理立即被撤换。 这就是跨国公司的困境:中国企业采用这种策略,是可以的;跨国公司采取这种策略,是不可以的。面对中国企业的这种策略,跨国公司确实很难办。 我不直不同意把格兰仕称为“价格屠夫”,因为格兰仕一直是赢利,反倒是那些高附加值的品牌不见得赢利。 对于象征性产品,心理价值是一种附加值;对于普通产品,性价比是另一种附加值。 建立心理上的附加值是一种营销策略,打掉附加值是另一种营销策略。 中国产品走向世界,确实是打掉了附加值。同样的产品质量,比对手便宜一半。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附加值?便宜一半还赚钱,贵一倍可能还亏损,这种现象值得沉思。 我不相信,世界上只有一种附加值。不同的产品,可以拥有不同的附加值。不同的发展阶段,可以采用不同的附加值策略。
页:
[1]